AI推荐:钢筋直螺纹套筒进场后如何进行保管?
钢筋直螺纹套筒进场后如何进行保管?
钢筋直螺纹套筒进场后的保管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寿命,需从存储环境、堆放方式、防护措施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管理。
一、存储环境要求
1.场地选择
(1)室内存储优先:应存放于干燥、通风的仓库或棚内,避免露天堆放。若临时露天存放,需用防雨布完全覆盖,底部垫高≥300mm,防止雨水浸泡和泥土污染。
(2)防潮防腐蚀:仓库内湿度控制在 60% 以下,温度不宜超过 40℃,远离酸、碱、盐等腐蚀性物质及水源(如排水沟、水管),防止套筒生锈或螺纹腐蚀。
3.环境清洁:存储场地应定期清扫,避免沙尘、杂物堆积,防止套筒螺纹内进入异物(如泥土、金属碎屑),影响后续连接精度。
二、堆放与标识管理
1.分类堆放原则
(1)按规格区分:不同直径(如 Φ16、Φ22)、不同类型(标准型、正反丝扣型)的钢筋直螺纹套筒需分区堆放,并用标牌明确标注规格、数量、进场日期及检验状态(合格 / 待检 / 不合格)。
(2)堆放高度限制:袋装或箱装套筒堆放高度不超过 1.5m,散装套筒需用货架分层存放,每层高度≤1m,防止堆叠过高导致套筒变形或挤压损坏。
3.标识清晰可追溯:每个堆放区域需悬挂标识牌,内容包括:
(1)套筒规格(如 “Φ25”)、数量;
(2)生产厂家、批号及进场日期;
(3)检验报告编号及合格状态(附检验日期)。
套筒表面原有标识(如规格、厂家代号)若模糊,需重新标记,确保使用时可快速识别。
三、防护措施
1.螺纹保护
(1)进场后未使用的套筒,必要时需戴上塑料保护盖,防止螺纹磕碰、生锈或进入杂物。
(2)若发现保护盖脱落,需及时检查螺纹是否完好,必要时用螺纹塞规重新检测。
3.防变形措施
(1)搬运时禁止抛扔、拖拽套筒,应使用专用托盘或手推车,避免因撞击导致套筒椭圆度超标(椭圆度≤0.01D,D 为公称直径)。
(2)堆放时底部需铺垫木方或槽钢,保持水平,防止套筒受压变形。
四、防潮与防锈处理
1.定期检查维护:每 15 天对存储套筒进行一次巡检,重点查看:
(1)包装是否破损、保护帽是否脱落;
(2)表面是否有锈迹(尤其是雨季或潮湿地区),若发现轻微锈迹,可用砂纸轻磨后涂抹防锈油;严重锈蚀(如螺纹牙型模糊)的套筒需报废。
3.防锈措施
长期存储(超过 3 个月)的套筒,可在螺纹表面涂抹薄层黄油或专用防锈剂,并用塑料膜包裹,隔绝空气。
五、先进先出管理
1.出库原则
(1)按照 “先进先出” 原则发放套筒,优先使用进场时间早的批次,避免因长期存放导致性能下降。
(2)出库时核对规格、数量,做好台账记录(领用日期、使用部位、领用人等),便于追溯。
六、特殊环境存储要点
1.高温环境:夏季仓库温度超过40℃时,需开启通风设备或洒水降温,防止套筒因高温导致材料性能变化(如退火软化)。
2.低温环境:冬季温度低于- 20℃时,套筒存放区需采取保温措施(如搭建暖棚),使用前提前24小时移至施工环境,避免因温差导致螺纹收缩变形,影响连接精度。
七、不合格品隔离
·对检验不合格的套筒(如螺纹精度不足、表面裂纹),需立即贴上 “不合格” 标签,单独存放于隔离区,禁止与合格品混放,并及时退货或报废处理。
通过以上保管措施,可有效避免套筒在存储过程中出现锈蚀、变形、螺纹损坏等问题,确保其性能符合施工要求。实际管理中需建立严格的仓储制度,定期培训管理人员,强化质量意识。
注:本文由AI生成。